85后女老板抄底光伏巨头昔日估值400亿如今50亿“卖身”

时间: 2024-11-15 07:44:00 |   作者: 爱游戏官网入口

  引言:50亿抄底光伏巨头捡大漏?这行事作风,倒像是通威实控人,其85后女儿的手笔。

  去年3月,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威”)原董事长谢毅,把董事长和CE0的位置,转让给通威实控人刘汉元的女儿刘舒琪。

  1989年出生的刘舒琪,妥妥的85后,毕业于英国伦敦女王玛丽大学,气质甚是端庄。

  如,去年3月份,多晶硅(硅料)的价格大约为每吨20万元,而到了现在,价格已降至每吨约4万元。

  接任后未必一帆风顺,新官上任三把火,总想快速做出一番成绩,给公司其他潜在的“不服”人员观看。

  根据通威方面公开信息数据显示,今年5月,通威签下了同样是光伏巨头的隆基绿能的销售合同,金额高达391亿元。

  毕竟在光伏界,截至目前,通威虽然稳坐“一哥”的位置,但“润阳”也不差,去年排名“第五”。

  8月13日,通威方面宣布,计划投资不超过50亿元,获得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阳股份”)不少于51%的股权。

  毕竟刘汉元依旧是通威的董事,持股票比例为35.5%,上阵父子兵,搏一搏,是单车变摩托,还是摩托变单车,还不能下定论。

  通威这次“鲸吞”的润阳股份,是一个上市未成功的光伏企业,其实规模并不小。

  根据深交所官网公开信息分析得出,润阳股份在2023年6月29号就拿到了IPO批文,但上市哪有那么容易,润阳股份过了12个月的发行有效期,上市就搁浅了。

  至于为何IPO失败,不止是自身原因,也有光伏行业市场饱和,开始由盛转衰的因素。

  据21世纪商业评论公开信息数据显示,润阳的大老板是陶龙忠,他手里有40.28%的股份;另外,上海悦达和盐城元润分别持有19.48%和11.13%的股份,是第二和第三大股东。

  根据润阳招股书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润阳计划发行不超过4001万股,筹资40亿元,当时估值大约是400亿元。

  现在,按通威的收购价推算,润阳的估值不到98亿元,估值大缩水,但好歹也是百亿级的光伏公司,通威也是捡到“大漏”了。

  通威不做不划算的并购,众所周知,润阳在出海这块,业务还算熟练,这刚好就补上了通威的短板。

  无非是润阳股份在美、泰、越等国家市场早已铺路,通威想进一步巩固海外市场,达到1加1大于2的合作效果。

  不然以润阳目前的老旧生产线,稍微有点落后于行业的P型电池,通威也未必会看的上。

  从2020年到2022年,润阳股份的P型电池片,占了整体销售的95%以上。

  2023年一季度又支出了2.93亿元,毕竟生产不能停,工厂的性质就是要不断买材料完成项目,保证之前的订单顺利交付。

  如此下去,润阳顶多能三个季度,熬到了现在,应该是没什么钱了!所以才选择被通威并购,也是无奈之举了。

  根据第一财经公开信息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润阳股份甚至还被爆出,发不出员工的绩效奖,子公司也在裁员,情况有点麻烦。

  根据“InfoLink Consulting”机构统计数据分析得出,2023年全球光伏电池销量排行榜,排在第一名的是通威股份,而润阳股份也不差,排在第五的位置。

  根据招股书所示,润阳股份2020年的营收为47.98亿元,纯利润是5.13亿元,2021年的营收为106.17亿元,纯利润是4.85亿元,2022年的营收为220.38亿元,纯利润是20.39亿元。

  强大如通威也难逃下滑,在2023年的时候,其业绩虽没亏损,但利润近乎“腰斩”。

  根据通威2023年财报数据分析得出,通威全年营收为1391.04亿元,同比下降2.33%;纯利润是135.74亿元,同比下降47.25%。

  仅次于通威的隆基绿能,也是盈利下降,2023年净利润仅为107.51亿元。

  今年上半年,不管是通威还是其他光伏巨头,已然浮现亏损的苗头了,但通威倒是没有避嫌,坦然面对没赚到钱,毕竟光伏行业太卷了。

  在通威以及刘氏家族看来,就算是光伏产能过剩,依旧阻挡不了他们想要扩张的步伐。

  去年4月,通威就官宣计划募资160亿元,用于内蒙古和云南通威的一个高纯晶硅绿色能源项目,但是不到半年,这个定增计划就被撤回了。

  但到了7月底,通威却借了不少钱,金额达到702.9亿元,不过这些钱一时半会也不需要还。

  所以,现在花50亿元“抄底”润阳股份,对通威来说,不算“驮着棉花”前行,肯定是吃力,但这点实力还是有的。

  因为有在四川省水产学院的学习经历,为他的养鱼创业打下了专业基础,他还发明了金属网箱养鱼技术,在水产养殖界也是小有名气的人。

  从1983年花500元开始创业,到1992年正式成立四川同为饲料有限公司。

  2000年,刘汉元对公司做了股份改制,开始动了上市的念头,到2004年通威股份还真就上市了,但不到两年,刘汉元就大胆跨界,从饲料跨界到光伏行业,这步子迈的确实够大。

  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刘汉元还进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学习EMBA及DBA,期间结识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

  2008年,通威收购四川永祥50%股份,投产首批多晶硅,当时市场疲软,但刘汉元倒是没放弃,继续生产多晶硅。

  但刘汉元似乎不满足只生产多晶硅,于是,光伏组件、电池片技术通威都统统要拿下。

  根据2022年通威股份的财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营收为1424.23亿元,归母净利润约257.26亿元。

  这一年是通威股份的高光时刻,市值峰值甚至突破了3000亿元,妥妥的“千亿光伏巨头”。

  这一年,根据《2022胡润百富榜》财富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刘汉元夫妇的身家高达1250亿元,稳坐“四川首富”的位置。

  根据《2024新财富500创富榜》财富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刘汉元以494.1 亿元的持股市值,依旧稳坐“四川首富”的宝座。

  从1983年到如今,刘汉元这位渔夫成为四川首富,也就是差不多40年的时间。

  但现在,截至2024年8月16日收盘,通威股份的股价为19.18元,市值为863.48亿元,虽然也是近千亿的巨头了,但对比昔日的辉煌,如今冷清了不少。

  如今,四川首富父女联手,一个60后,一个85后,这一场大投资,结果如何?还得拭目以待。

  在光伏圈中,今年已经有不少的公司开始“退缩”了,如中润光能、美晶新材、儒兴科技、陆海新能等,他们都陆续暂停甚至取消了上市计划。

  去年9月,黑石集团就打算买下的古瑞瓦特公司,该公司是光伏设备制造商,也是一个想上市,但两次都失败了的公司。

  但是,黑石并没有收购顺利,毕竟此公司估值也不低,是15亿美元,要并购也得先融到资,不知道黑石融到什么程度了?

  早些年一窝蜂进入光伏蓝海,其实也没什么,近些年能在光伏红海厮杀突围而出,那才是有两把刷子的真“巨头”。

  退而求其次,上市不成,被并购好过破产,背靠大树好乘凉,要找就找个大靠山,要是连“大哥”都带不好,那其他的“二哥”、“三哥”,估计也没戏了。

  当然,大哥也不是什么小弟都带一起吃肉喝汤,鸿鹄的旁边,怎么能是燕雀呢?你得有实力,才可以融进一个同等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