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在其官网发布了“关于重庆市水泥熟料出产线清单更新的公示”。这儿不说更新得是否及时,就说一下在清单的备注栏目中对“未完结2023年度错峰出产任务”的出产线专门作出符号。
据清单所列2023年度(到2023年12月31日)市内一切合规水泥熟料出产线条出产线条出产线,即处在正常出产状况有27个企业39条出产线条出产线。不管从企业个数,或出产线年度错峰出产任务均过半。
按《水泥玻璃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2021年版)》对不能用于产能置换景象之二是,违背错峰出产规则被省级及以上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或环保部门约谈后拒不改正的水泥企业所触及的熟料产能。
也便是这些未完结2023年度错峰出产任务的出产线有或许不能用于产能置换。当然,也有必定的或许这一些企业压根儿就没想过要置换。
从符号内容判别,违背错峰出产规则是无庸置疑了,但约谈了没有?改正了没有?无法判别。有错要答应改正,改正了仍是“好”。
国家对失期主体都有信誉修正机制,失期主体只要按要求纠正失期行为、消除不良影响的,均可请求信誉修正。契合修正条件的,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将其移出严峻失期主体名单,停止同享揭露相关失期信息,或许对相关失期信息进行标示、屏蔽或删去。
未完结2023年度错峰出产任务的企业和出产线占比过半的状况也值得主管部门调研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