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早,实干争先。时下,华亭市各企业抢抓好春光,迅速按下复工复产“加速键”,开足马力赶订单、忙生产、拓市场,以崭新的姿态投入到新一年的生产中,奋力冲刺新春“开门红”。
春来万象新,奋斗正当时。来到华亭市兴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干劲十足,运输车辆络绎不绝,到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
工人们坚守在各自岗位,与高速运转的机器默契配合,高效完成生物质燃料的粉碎、制棒、烘干、包装、运输等多道工序,优质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将销往全国各地市场。
“公司充分的利用废弃农作物秸秆和木材边角料等资源,通过生物质颗粒加工的精湛工艺,将原本被当作垃圾处理的废料转化为宝贵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华亭市兴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康博介绍说,“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高了废弃物的再利用率,更有效遏制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
“正月十五一过,我们厂里工人全员到岗,我们的产能也达到了节前水平,目前我们接到了很多订单,我们将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地将产品交付到客户手中。”康博说。
在西华镇什民村的设施蔬菜大棚,村民们正在进行土地翻耕,奋力跑好春耕生产“第一棒”,共同绘就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忙图”。
今年,西华镇什民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充分的利用其得天独厚的交通和天气特征情况,将大棚种植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突破口。种植大棚果蔬,形成了“示范一线、辐射一片、带动全镇”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推动了产业体系的持续转型,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什民村的温室大棚种植基地,自2022年建成以来,已成为西华镇大棚种植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动力源泉。这里主要种植辣椒、茄子、油麦菜、草莓、红龙果等各类果蔬,每到收获季节,大棚内便是一片繁忙的景象,热闹非凡。”村党支部书记李建文说,“今年,我们将结合当地实际及群众意愿,大力推广大棚种植,全力发展特色产业,牢牢抓稳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在位于西华镇的华亭市金奥宸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梅花鹿场地,平整的开工现场,机器的轰鸣声,奏响最动听的“开门红”序曲。项目现场已开启忙碌模式,工人们“拼”字当头,“干”字为先,全力以赴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在施工现场,数台铲车、挖掘机轰鸣阵阵,运输车辆往来不息,工人们忙着平整场地、开挖地基,忙碌的身影构成了一幅热火朝天的生产画卷。
据悉,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总占地面积2.33万平方米,该项目计划分两期实施,一期计划建成标准化梅花鹿养殖圈舍15座,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并配套建成办公区、展厅、晾晒棚、饲料加工区等基础设施;二期计划扩建标准化梅花鹿养殖圈舍1010座,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
项目建成后,可达到1000只梅花鹿养殖规模,主要生产鹿茸、鹿血、鹿肉等产品,并配套种鹿繁殖培育,年产值可达到800万元。基地建成后,可为周边群众提供多个就业岗位,同时以“企业+农户”的方式,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建圈代养,企业回购销售,并带动牧草种植业,促进群众增收效益。同时,村集体通过盘活闲置土地租赁,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春节过后,我们就开始备工备料,今天项目已经正式开工,计划三个月内全部建成,随后采购鹿苗、林场养殖。”华亭市金奥宸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刘军瑞介绍说。
同时,西华镇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按照“村庄美、产业兴、治理好、乡风和、百姓富、集体强”和美乡村建设要求,坚持在乡村建设、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争创省级和美乡村和市级和美乡村,不断的提高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人居环境整改治理上,按照“常态管理+集中整治”工作思路,采取“干部带头、党员示范、村民参与”三级联动工作方式,聚焦村庄道路两侧、房前屋后、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分段包靠、定人定岗,全方位消除盲点、解决难点,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成效。
“今年,西华镇聚焦华亭市三突破一跃升年度目标,全力组织实施第二个1364年度工作规划,持之以恒强经济增动能、促振兴提品质、守底线保安全、优民生增福祉,为努力建成两地一市,奋力打造全省工业样板市贡献力量华。”西华镇党委书记张伟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2 ICP备案:陇ICP备17001500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甘)字第079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编号:甘B2__20120010
主办: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团:甘肃和谐律师事务所()甘肃天旺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