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粪“变形记”——泊头农人付茂动用“新点子”破解“老大难”

日期: 2025-03-20 作者: 客户现场

  

牛粪“变形记”——泊头农人付茂动用“新点子”破解“老大难”

  “一头牛一天能发生30多公斤牛粪,这样算下来,一个养牛场一天发生的牛粪就会有上千公斤。这些牛粪怎么办?”3月15日,在泊头市西辛店乡大付村的河北茂动兴腾农业技能服务有限公司,46岁的付茂动和记者说,最近一段时间,他正研讨牛粪无害化处理,希望能帮养牛户处理牛粪处理问题。

  牛粪处理一直是养殖业的“老大难”。付茂动算了一笔账:一家养70头牛的养殖场,每天能发生近2500公斤牛粪。这些牛粪终年堆积,不只污染天然环境,还繁殖虫卵。按传统的处理方法,养牛场会将牛粪送给乡民还田,但问题随之而来。“牛粪直接还田,虫卵跟着下地,庄稼还没长,农药就得先打上,土地或许因而碱化。”付茂动说,这样上肥使得栽培本钱增加了不少。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付茂动一直在寻觅答案。2024年,一次偶尔的时机,他受邀参加在济南举办的全国秸秆颗粒制造技能交流会。其时,他带了一袋半干的牛粪到现场,尝试用生物质颗粒机将其紧缩,接着进行焚烧测验。“牛粪颗粒的热值能到达每公斤3000至3400大卡,和秸秆颗粒的热值平起平坐,并且牛粪颗粒焚烧无烟,价格还廉价。”付茂动兴奋地说,更要害的是,焚烧后的粪灰能够直接还田,既环保又肥田。

  付茂动表明,制造牛粪颗粒的要点在于操控牛粪的含水率。“牛粪太湿,颗粒松懈;太干,又压不成型。有必要把含水率操控在40%至50%之间,才干做出合格的颗粒。”为此,付茂动重复试验,终究探索出“暴晒+阴干”的处理方法。“草原上的牛粪能天然风干,但咱们这儿的牛粪松懈湿润,得靠人工干预。”

  从上一年10月开端,付茂动购入3吨牛粪进行试验,并出资460万元置办生物质紧缩设备,专门用于牛粪颗粒加工。“设备发动后,牛粪进去、颗粒出来,大幅度提高了加工功率。”他笑着说,现在,公司出产的秸秆颗粒现已供应给供热公司,为供热公司节约了不少本钱。

  付茂动的方案远不止于此。他计划收回焚烧后的粪灰,制成液体肥料还田。“这样既避免了直接还田带来的问题,又能为农田供给钾肥和碳肥,一箭双雕。”此外,他还提出用牛粪交流秸秆饲草的方法,协助养殖户节约本钱,一起处理牛粪处理难题。“养殖户把牛粪给我,我把秸秆饲草给他们,我们各取所需,何乐而不为?”

  经过这一系列立异行动,付茂动不只破解了牛粪处理的“死结”,还打造了一条循环经济产业链。付茂动说,这种无害化处理方法让牛粪变废为宝,既维护了环境,又能发生经济效益。

  现在,付茂动的牛粪颗粒加工厂已初具规模,一天可处理数吨牛粪。他的方针是让更多养殖场参加这一个形式,一起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循环农业的中心在于将废物转化为资源,经过技能立异和形式立异,完成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付茂动说。(记者 李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