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批试点名单出炉示范区“共富”分步快走

日期: 2024-11-08 作者: 爱游戏app赞助的意甲

  近日,示范区执委会会同青浦区政府、吴江区政府、嘉善县政府发布示范区共同富裕试点项目名单(第二批)。本批次试点项目是根据《示范区共同富裕试点示范工作方案》明确的方法步骤,在第一批试点成功推进的基础上,按照“扬优势、补短板、筑平台、强示范”的示范区共同富裕工作推进路径,通过对成熟度、示范性和推广价值等维度进行初步评估后遴选产生,共22项,其中经济高水平发展4项,生态文明2项,城乡融合1项,居民增收3项,公共服务6项,社会和谐2项,横跨两条以上跑道的综合类4项。

  青浦区依托示范区智慧办税服务厅建设,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以便捷、智慧的税费服务为示范区经济往来注入新活力,打造更优税收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热情。

  青浦区朱家角镇以智能制造和数字赋能为战略导向,发展重点产业,推动产业体系调整,打造以“新材料、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生命健康”为三大支柱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产业园,构建“3+N”的多元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经济实现持续、高质量的发展。

  为持续优化招大引强服务,全方面提升嘉善开发区产城融合配套的承载力。嘉善积极地推进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打造营商环境一流园区。建强三大主导产业配套设施,做优工业社区数字化管理模式,打造高能级平台产城融合新典范。

  按照引领嘉善、对接上海、辐射长三角的发展脉络,发挥魏塘农业创业创新孵化园带动作用,在经济、社会、生态等均实现收益,打造成共同富裕园区样板。加速雨露空间、农事中心等重点项目落地投产,新启动建设农开区数智中心,形成一大批有标志性的农开区展示点位。

  在前期签订的“江浙治水六方联盟”基础上,不断深化联合河长制创新实践,深化破解跨界河湖治理难题,促进“生态共富”。

  借助社会资本方的资金、技术优势,解决农村里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建设运维短板问题,实现建管一体化与监管长效化的“双量提升”,为示范区建设增添生态底色。

  岑卜村作为上海市第四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创新乡村建设和运营,充分的发挥生态优势、区位优势,激活乡村造血系统,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定位个性化,聚焦“国潮文化村”主题,将非遗融入旅游体验,在文化传承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承接华为溢出效应,引导民宿、餐饮等业态布局和有序竞争,实现产业优化迭代。

  通过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有效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通过推进“整村流转+集体经营+农事全托管”模式,充分的发挥村集体组织优势和统筹作用,实现“村+村民+第三方”三方共富。

  以跨地区产业扶贫带动团结共富,实现政府、企业、农户三方共赢,助力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更远更广泛的地区。持续响应商务部“东桑西移”号召,推动华佳集团到西南连片贫穷的地方建立桑蚕种养基地和加工基地,走出一条结对个体、帮扶群体、创新产业、提升民族文化的扶贫致富、民族团结进步之路。

  以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契机,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用“飞地抱团”固有思维,探索“镇级牵引、村级抱团、基金注入、品质建区、利益保障”为核心的共富链接机制,打造极具特色的农业版本“飞地”发展大云模式。

  青浦区在增加托育服务供给方面创新采取一系列创新措施,有效缓解托育服务供需矛盾,提升服务质量,为区域内家庭提供了更多优质、普惠的托育选择。

  两区一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联手开展机动车检测行业产业链质量提升示范试点项目,通过信用等级评价、车检服务的品质、实训基地建设推进标准化建设、专业队伍培养,同一服务标准、评价标准,从而推动机动车检测行业的提质升级。

  创新探索遗址文化与社区功能的有机融合,打造兼具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和利用的示范性文化空间,新型城镇文化休闲公园目的地,让文化遗址回到百姓生活。

  嘉善县积极地推进“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建设,夯实基层儿童健康管理网底,构建整合型儿童健康服务体系。试点目标:打造儿童医疗、预防保健和养育照护三位一体全链条服务模式,出台嘉善县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按规范推进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建设。

  魏中村在“阳光妈妈”志愿服务队伍基础上,开创“1+4+X”新“魏”来共育模式,打造特色服务型“阳光妈妈爱心驿站”,以“1”支阳光妈妈志愿服务队,链接辖区4所学校和“X”户新居民家庭,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积极推动共富成果惠及广大新居民群众。

  嘉善县依托“15分钟公共服务圈”浙江省试点,首创“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形成以“1+9+174+X”为架构的“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体系,打造具有嘉善特色的“4S”公共法律服务品牌(云端式、均衡式、沉浸式、增值式)。

  朱家浜村以“家文化”党建工程为引领,锚定托稳“一老一小”幸福目标,建设“廉洁家”“幸福家”“文化家”“安心家”“平安家”“暖心家”——“六家”阵地,搭建多彩共富平台,不断满足群众的新的期待。

  天凝镇洪溪村在“重大村务决策公决”基础上,深化“四治融合”模式,借助村务公决“八步工作法”民意基础,创新打造“五和议事”品牌,推进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共筑和谐社会。

  两区一县市场监管、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等部门一同协作,在市场监管领域先行推出企业经营“必修课”和“选修课”,从企业经营者的视角出发,由浅入深地将企业从开办到发展所需的办事指南等讲清楚、理明白,以便利企业做“减法”的方式助力企业规避失信风险,提升企业合规经营能力。

  以“生态+文化”为核心、文旅项目为抓手,高质量推进“上海大观园片区+元荡片区”融合开发,打造长三角高品质旅游度假区新样板。以上海大观园为阵地,联动元荡岸线周边能级提升,通过加快推进公共设施扩容升级、塑造城市特色文旅品牌、搭建多元文化传播矩阵等方式,创新研制红楼原创剧、短剧等,搭建多元文化传播矩阵。

  2023年自然资源部部署开展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吴江成为苏州唯一试点地区,有力激发农村土地活力,推动城乡之间的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的双向流动。

  用党建联建架起沟通桥梁、推动资源整合、补足民生短板,推动示范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深化“城镇圈”党建联建机制,开展“城镇圈”党建联建暨流动党员活动;联合打响“城镇圈”党建品牌,冲击全国基层党建优秀案例、示范案例。